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整齊的籬笆、盛開的鮮花、干凈的村道、煥然一新的農房……美麗的鄉村景色,不僅讓人感受到濃濃的鄉愁,更讓人感嘆鄉村的巨大變化。6月26日,縣委書記孫昕,縣委副書記、代縣長呂槐樂分別率領縣、鄉(鎮、街道)黨政領導及部分村(居)負責人,先后到雙流、楠木渡等五鄉鎮農村“五治”工作示范點開展集中調研。
當天,調研組走進雙流鎮三合村田壩廣場、楠木渡鎮黃木村馬坪組、馮三鎮毛坪村曬平田組、宅吉鄉官莊村四組及米坪鄉新南村舊南組,一路邊走邊聽邊看,仔細聽取五鄉鎮關于農村“五治”工作的開展情況,實地查看村里廁所衛生、閑置房屋盤活和三院改造情況,并詳細了解鄉村產業發展情況。
在楠木渡鎮黃木村,該村進一步強化黨的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,充分整合村支兩委的力量,強化村級發展規劃,以“小資金”撬動群眾“大民生”為總體建設目標,通過“零壹貳叁”工作法,成功盤活利用閑置農房打造“圍爐煮茶”網紅小院、流轉市農投20畝大棚發展數字農業休閑采摘,推動“生態+”“數字+”鄉村振興,發展新業態,吸引人流返鄉。在該村馬坪組,調研組走進村民家中仔細了解宜居農房及戶廁改造效果,現場查看垃圾收集收運點、漚肥池設置點建設情況,詳細了解網紅小院“圍爐煮茶”運營方式。調研組對該村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,合力推進示范點建設,積極探索農村“五治”新經驗,持續改善鄉村環境的做法表示肯定。
近年來,開陽縣始終把農村“五治”作為民生工程、作風工程、民心工程來抓,緊盯目標任務,在“治房”“治水”“治垃圾”“治廁”“治風”方面精準發力,堅持產業優先發展抓五治,嚴格落實市委抓鄉村產業“五個一”的部署,堅持將產業發展與五治相結合推進,因類施策、分檔提質;聚焦治理成效抓五治,切實強化項目過程監管和成效管理,強力推進水東鄉舍“622+1”,盤活閑置農房;突出示范引領抓五治,堅持以點帶面、整體帶動,按照“三四五七”的要求,分區分類打造“五治”示范村和精品示范點;結合村莊分類建設抓五治,主動順應縣域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,探索宜居宜業、宜居宜游型鄉村建設模式,逐步引導人口和配套向產業流動、向中心集鎮集中、向縣城集聚;激發基層黨建活力抓五治,充分發揮黨支部的“戰斗堡壘”作用、村黨組織書記的“領頭雁”作用、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,設置“五治”評比欄,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村集體組織的經濟功能,為農村“五治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提供堅強的組織基礎和經濟基礎。
在整整一天的行程中,調研組成員認真學習、相互交流,在對比中找差距,在思考中謀發展。大家紛紛表示,將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,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扎實推進農村“五治”工作,做強做優鄉村特色產業,努力以工作實績實效讓群眾看到更多變化、得到更多實惠。
縣領導周鵬、徐春波、吳堯、廖海、劉長林、陸海、黃啟兆、歐波 、徐志然、周航、簡霞參加調研。
來源:開陽縣融媒體中心
關鍵詞: